
胃肠镜检查:早筛查 早安心配资平台股票配资
消化道疾病(如胃癌、肠癌、息肉等)早期症状隐匿,一旦出现明显不适往往已至中晚期。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病变的“金标准”,能精准捕捉细微异常,为治疗争取最佳时机。以下这些人群,千万别忽视这项关键筛查!
40岁+成年人:常规筛查“不缺席”
无论男女、有无症状,40岁后都应启动首次胃肠镜筛查!
肠镜:每5-10年1次(发现息肉需遵医嘱缩短周期);
胃镜:每3-5年1次(长期吸烟饮酒、饮食不规律者建议提前)。
有症状人群:警惕“身体预警信号”
出现以下情况,及时就医检查:
便血、黑便、黏液便,或排便习惯突然改变(腹泻/便秘持续超2周);
腹痛、腹胀、反酸烧心反复不愈,或吞咽困难、胸骨后疼痛;
不明原因体重下降、乏力、贫血(尤其中老年人群)。
展开剩余65%高危因素人群:筛查要“更主动”
胃癌高风险人群:
家族史:直系亲属有胃肠道肿瘤、息肉病史;
感染/病史:幽门螺杆菌(Hp)阳性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肠息肉、炎症性肠病;
生活习惯:长期吸烟饮酒、爱吃辛辣刺激/高脂烧烤/腌制食品、熬夜久坐、缺乏运动。
特殊人群:针对性筛查“不遗漏”
糖尿病患者(胃肠道并发症风险高);
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)者;
既往有胃肠道手术史者。
关于胃肠镜,这些误区要避开
误区1:“没症状就不用查”——早期胃肠癌几乎无症状,筛查是发现关键;
误区2:“检查太痛苦”——现在有无痛胃肠镜(静脉麻醉,全程无不适感),无需恐惧;
误区3:“息肉切了就没事”——息肉可能复发,需遵医嘱定期复查;
正解:胃肠镜不仅能检查,还能同步切除息肉、取病理活检,实现“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”。
消化道健康关乎全家幸福,定期胃肠镜筛查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选择。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主动预约检查,高危人群缩短筛查周期,远离不良生活习惯,守护消化道健康!
参考文献 :
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(2022版)》
《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(2024年版)》
《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(2024年版)》
稿件:结核四科 梁灵芝
排版:冯宇
一审:温琳琳
二审:李艳秋
三审:邹晓颖配资平台股票配资
发布于:北京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